1月20日,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召开健康中国中医药健康促进主题发布会。首场发布会介绍了中医药健康促进专项活动成效和中医“健康过春节”知识。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西医结合与少数民族医药司副司长欧阳波、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脾胃病研究所所长唐旭东、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贺娟、广东省中医院副院长杨志敏出席发布会。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综合司副司长、研究室主任王鹏主持发布会。
欧阳波介绍,2025年,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将结合各类疾病中医药预防、重点人群健康问题中医药干预,围绕“四大慢病”中医药早期干预,不孕不育中医药调养,青少年近视、肥胖、脊柱侧弯等调养,老年人抑郁、焦虑中医调理等设置主题,开展中医药健康促进主题发布会。发布会计划每月召开1次,邀请中医药相关领域权威专家,传播科学、权威、准确的中医药健康养生知识,更好地发挥中医药在促进人民健康,特别是在疾病预防中的独特作用,推动中医药全方位、全周期保障人民群众健康。
“近年来,中医药已全面融入健康中国建设。”欧阳波表示,在《健康中国行动(2019-2030年)》15个重大行动中,均部署了中医药相关工作内容和要求,设置了中医药相关指标。2022年9月印发的《健康中国行动中医药健康促进专项活动实施方案》,在健康中国行动中开展了中医药健康促进专项活动,加快推进中医药健康促进相关工作。专项活动开展以来,中医治未病理念逐步融入健康促进、重大疾病防治、疾病诊疗全过程,中医药健康服务能力明显增强,居民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水平显著提高,取得了阶段性成效。
具体表现在,妇幼、老年人中医药健康促进活动深入实施。目前,90%以上的三级妇幼保健院均设置了中医类临床科室,90%的三级医院设置了老年病科,老年人能更方便享受到中医养生保健、中医护理、膳食营养指导等服务。“中医进家庭”活动取得初步成效,各地推动中医类别医师牵头或加入家庭医生团队,目前大部分家庭医生团队已经能为签约群众提供推拿、拔罐、艾灸等中医药服务。各地累计推广了300余个中医治未病干预方案,指导医务人员为相关疾病高危人群提供健康调养、膳食指导、中医适宜技术以及中药调治等服务。开展中医适宜技术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试点工作,在60个县(市、区)已累计干预8.98万人。在52个地区启动儿童青少年肥胖、脊柱侧弯中医药干预试点。中医药文化传播行动广泛开展,2024年新增建设39个全国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,各地建设中医药健康文化知识角1500余个,人民群众在家门口就能获得丰富的中医药健康知识和文化体验。各地积极推广太极拳、八段锦等传统体育项目,推广形成医体融合的健康服务模式,促进传统体育项目融入日常生活。
玄补堂·民族医药大健康全生态服务平台 联系人:叶女士 17288789717 备案号:鄂ICP备2024034348号-1 联系地址:湖北省武汉市汉阳区人信大厦2308室 技术支持:武汉易优博科技有限公司